(相关资料图)

本网讯(记者 杜涛)时下正值贵州枇杷上市,在贵州省开阳县南江乡醉美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枇杷园里,沉甸甸的枇杷压弯了枝头,今年的枇杷仍然是个大味甜品相高,忙着采摘的果农们脸上一直挂着笑,采收优质果意味着今年的枇杷又能卖个好价钱。

据介绍,近几年南江乡醉美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枇杷都是价高不愁卖的俏市货。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陶秋运感慨地告诉记者,7年来,在贵州省、贵阳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帮助下,合作社克服多种困难一直坚持用“绿色”方式种植枇杷,质优价高的“绿色”枇杷得到贵阳消费者认可,让合作社的果农收获了良好的效益。

枇杷丰收,果农开心摘果

南江乡十里画廊沿线是地标产品“开阳富硒枇杷”的核心产区,明朝时这儿的枇杷曾是贡品,具有皮薄肉嫩、汁多香糯、甜如蜜,橘红色的风味特征。七年前水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清晰地定位要生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水果,“必须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仿生态种植才能保持南江枇杷的传统风味,更大程度地发挥地标农产品的品牌优势”陶秋运说。

“刀耕火种”是合作社采取的仿生态种植方式之一,即人工割草或焚烧杂草还田。当地老乡们说,“杂草不长脚走不脱,吃你多少就能还你多少”,在冬季,果农割下果园的杂草后再通过开沟深埋的方式回田还土,化作果园的天然肥料。虽然刀耕火种费时费力,但是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果园土壤的有机质,还可减少来年果园病虫害的发生。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下与贵州省内多家大学、院校以及水果科研机构合作实施了多个绿色水果生产项目,同时,数名贵州水果专家也到合作社的枇杷果园指导开展绿色种植。以此为基础,合作社总结出一套适合南江乡枇杷园实施的《合作社绿色种植规程》《果园质量控制规范》,其中包括采取哪些“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严格果园投入品、枇杷树何时修枝、何时疏果、枇杷何时套袋、何时采摘以及采摘规范、收储规范等等;而对于必要的投入品则是对应绿色食品的有关要求选择施用,此外,枇杷果园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剂。

7年以来,合作社果园要求果农以此规程和规范为标准种植枇杷,果园透光透气好,枇杷的优果率提高到85%以上,据介绍,评定枇杷品质优劣的参数主要有外观、个头、口感等,合作社果园的枇杷外观正,果皮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保护果实,特级果和一、二级果占比高。据介绍,合作社的枇杷果园施的肥主要是有机肥,这是让消费者能吃到传统风味南江枇杷的重要因素。合作社果园的枇杷因风味浓郁、品相好,与普通果园相比售价要高出约40-50% 。目前,合作社已经有300亩枇杷果园完全采用绿色方式种植,计划以此为核心逐步将绿色生产方式辐射到南江乡约2万亩的枇杷果园。虽然在更大范围内持续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比较艰难,但是合作社认为这是枇杷果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绿色生产方式不仅能确保开阳枇杷的品质安全,还是确保开阳枇杷传统风味的关键举措,一旦放弃了“绿色”种植方式,消费者就吃不到开阳枇杷的传统风味,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毁品牌的事决不能做”——从陶秋运的话语里,记者感受到当地坚持绿色方式种植枇杷的决心。

近几年来,合作社枇杷果园出产的枇杷质优价高效益明显, 300亩先行采用绿色方式种植枇杷的果园已经尝到了甜头,果农种植积极性高。“在我们这儿,娶媳妇靠枇杷,修房子靠枇杷,送娃上学也靠枇杷”,一位果农告诉记者。南江乡醉美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申报了枇杷的绿色食品认证,目前现场审查已经通过,相关材料已经报送到农业农村部。

初审:李松 责任编辑:张嘉真 审核:欧阳美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