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游记》,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没看过原著,也肯定看过央视86版的电视剧,说是家喻户晓一点不为过。
(相关资料图)
片头音乐一起,都不用过脑子,就知道又在放《西游记》了,甚至随便听到一段对话,就能猜出悟空在打什么妖怪,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
小时候看,是觉得热闹,好看。长大了再来看,又能从其中看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观音大士当初为什么选他们5人去西天取经呢?
有人会说,因为他们犯了错误,是在将功赎罪。但再一想又不对,天上的神仙犯错的又不止他们几个,今天这个的座骑下凡成了怪,明天那个的干女儿下界成了娇,他们这些主子、父亲的为什么不用受罚去取经呢?
原来之所以是他们五人被选中,其实是蕴含了我国古老的“五行”之说,而且就隐藏在他们师徒的名字里。
唐僧与悟空,江流与心猿
“白骨夫人”是唐僧师徒遇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精怪,此时唐僧已有师徒四人,连带一匹白龙马,取经五人组已经齐备。
唐僧乃是“金蝉子”转世,凡人吃他一块肉,就能长生不老,妖魔鬼怪吃他一块肉,就能立马得道成仙,那些妖精对他,是个个趋之若鹜,“白骨夫人”也不例外。
为了吃口唐僧肉,“白骨夫人”连着幻化三次来欺骗唐僧师徒,先是变成一位妙龄女子,给夫君送饭,后是又幻化成寻找女儿的双亲。
八戒是一见女色就动凡心,分不清东南西北,根本分辨不了是“人”还是“妖”。沙僧也没那个本事,但他知道“大师兄说是妖,那肯定就是妖”,不像猪八戒那般会拖后腿。
孙悟空那双眼睛,可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过的,是“火眼金睛”,任何妖魔鬼怪,就算伪装的再好,也难逃他那双法眼。
“白骨夫人”的三次幻化,都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只留个假尸首在唐僧眼前。一连三次,内眼凡胎的唐僧看着眼前一具具的“尸首”,心灰意冷,要逐悟空出师门。
孙悟空看唐僧这个师傅如此地不信任他,还老拿个紧箍咒念他,也有点意兴阑珊,散伙就散伙,拍拍屁股走人,转身回了花果山。
唐僧这边虽孙悟空被赶走了,但他临走前把“白骨夫人”给干掉了,所以仍旧可以安心上路。半路上唐僧肚子饿,让八戒去化斋,平时悟空在的时候,化个斋那是片刻即回的。这下好了,八戒去了半天,天都要黑了还没回来。沙僧又奉命去找,找了半天也不见人影了。
没办法,唐僧只能自己出去找两徒弟,还走错了路,把自己送进了妖怪窝。八戒与沙僧与那黄袍怪天上地下地斗了几百回合,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百花公主想办法救了唐僧。
后来进了宝象国,应国王的要求,他们二人又去降妖,却没想到,自己降妖不成,累得唐僧被妖怪变成了一只老虎,被人当成了妖。
最后实在没办法,八戒只能去花果山寻孙悟空,这才得以妖降怪除,唐僧也恢复了人身。师父再次见到这个大徒弟时,那叫一个悔啊!
这与“五行”有什么关系呢?
不管是《西游记》原著,还是电视剧,都有专门的一段是讲唐僧身世的。
他父母在上任途中,船夫刘洪见色起意,杀了他父亲,霸占了他母亲。那时候他母亲已经怀有身孕,为了腹中胎儿,苟且偷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产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唐僧。
原本“龙”在五行中对应的是“辰”,属性为“土”,而“土”克“水”,本身唐僧这个“水”在整个取经团队里的威望就不是很高,有了沙僧这个“土”,如果再来一个“土”的话,这个团队的平衡感就会被打破,会产生某种倾斜。但小白龙幻化成“马”后,就不一样了。“马”对应“午”,属“火”。
白龙马的加入,填补了这师徒四人在五行中的缺陷,也使得这个取经团队更回牢固,最终够在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后,仍然能够坚守道心,取得真经。
参考文献:
《西游记》——吴承恩
期刊-汉字文化-《试论五行起源于上古立杆测影特殊点位的轨迹周期》——张玉清
刘洪见此子想要斩草除根,不得已之下,他母亲将他绑在一块木板上,放进了江里,任其随波逐流,希望能遇到好心人收养。
谁知这婴孩随流而动,来到当时的金山寺山脚下,就此停住,哭声震天,惊动了此处金山寺的住持,住持就把这小孩抱回寺抚养,并取了个小名叫“江流”。待长到18岁时,赐法号“玄奘”,也就是唐玄奘或唐僧。且真正的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壬戌年,是水年,所以按五行来说,唐僧属“水”。
五行之中,水遇金则发,诸事顺利,大事可成。不言而喻,这“金”指的就是孙悟空。
悟空原身为“猴”,按照古人的历法计算,猴代表申,申在五行之中属“金”,且是“阳金”,代表了正义无私,专克那些妖邪之气,这不正是我们的“猴哥儿”嘛!
而且在原著里,有多个回目都有提到“心猿”,比如第75回“心猿钻透阴阳窍”、第46回“心猿显圣灭诸邪”,“心”五行属“金”,“心猿”就是“金猴”。
不管是“三打白骨精”,还是后面遇到的“红孩儿”、“玉兔精”等等,只要是幻化成人形的,除了猴哥,其他的二师兄也好,三师弟也罢,都不管用。
唐僧这个“水”,就必须得有悟空这个“金”来助,才能取得最终成果。
八戒又称“木母”
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当初是玉帝麾下的一名水军都督,有点官僚主义作风,还好色,早就看上了月宫仙子嫦娥,但平时看她那高冷范儿,有点不敢靠近,但喝了酒就不一样了,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天蓬元帅借着酒兴,戏弄了嫦娥,被嫦娥一纸诉状告到了王母那儿,因此获罪,被贬下凡,醉熏熏地还走错了路,投了个猪胎。
自从他得了观音点化,做了唐僧徒弟后,就特别得唐僧的欢心,不管他做的是对是错,在唐僧那儿都是情有可原,但凡是八戒与悟空发生点矛盾,受训斥的,也从来只有悟空。
话说这日,师傅几人行至一处,进了一个庄院,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女儿,看到他们师傅四人就想招亲。
其实这母女几个,是黎山老母、普贤、文殊等变化而来,主要就是为考验唐僧他们去西天取经心是否坚定。
拥有火眼金睛的悟空早就看出来了,只是菩萨在此,他不便透露,让他在此招亲,不管他看没看出来,他都不会答应。沙僧受观音点化,取经之心异常坚定,也给拒绝了。唐僧自不必说,念着“阿弥陀佛”就去一旁打坐去了。
白龙马,午马
当初如来让观音去寻合适的取经人时,给了大士三个“紧箍儿”,加上一个正主儿,只有师徒4人。
观音大士在寻取经的人的途中,看到他这条小白龙在鹰愁涧受苦,问明源由,知是为了个夜明珠,还被判了个死罪。就可怜他,打算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做取经的脚力。
能活命,这小白龙哪有不肯的,当场就点头答应了。观音大士就到玉帝那儿要了道旨意,免了他的罚,把他加入了西天取经的行列。
原本唐僧的脚力是一匹唐皇送的凡马,这匹马后来在鹰愁涧被小白龙给一口吞了。在知道眼前从东土大唐来的僧人就是自己所要等的取经人后,拜了师傅,就依与大士之约,幻化成白龙马,充当唐僧的脚力,也算是一种赎罪的方式。
而且在唐僧被妖怪变成老虎后,八戒一心想着回高老庄,是白龙马劝他上花果山找大师兄来降妖、救师傅。